此由台灣今(2016)年確定無法出席國際民航組織(ICAO)可見一斑。如果即將舉辦的「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」(APEC),台灣如未能順利參加,日後國際政經發展將嚴重受阻。
台灣是以出口為主的淺碟式島國經濟,天然資源有限。近年來,因國際景氣低迷,經濟成長遲緩,再加上台灣難以加入區域經濟組織,關稅負擔沈重。企業為開拓市場,紛紛向外尋求出路。
新興的東協經濟體,由於經濟快速成長、勞動人口密集、又鄰近台灣,企業響應政府「新南向政策」前往投資。根據經濟部統計,去(2015)年台商對海外地區投資金額為107.4億美元,其中「新加坡」及「越南」高居第4名及第5名;另外於對外貿易上,台灣去年對東協出口額為516億美元,已超過歐美及日本,躍升為我國第2大出口市場。
但東南亞政治不穩定、基礎建設不足,而台灣多為中小型企業,未必足以承受無法營運及重罰得損失。因此,於台灣對東協各國依賴漸深之際,政府對於台灣產業進駐東協各國,應給予足夠的投資保障,或至少排除不公平的對待。
以台塑越南鋼廠為例,台塑於越南投資106億美元(約3,300億台幣),竟慘遭越南政府扣留執照,並處以鉅額罰金,至今仍無法營運?凡此種種已嚴重打擊台商南向投資的信心,也考驗小英政府「新南向政策」的可行性。
而且在全球經濟體制下,經濟政策與規畫絕不能與國際潮流脫節。以「TPP」與「RCEP」為例,美國總統候選人對於TPP議題未必支持,但政府卻仍以加入TPP為經濟規畫主軸,卻從未提出TPP萬一無法完成的替代方案為何?
至於,涵蓋TPP主要國家的「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」(RCEP),其既由中國大陸主導,在兩岸關係敵對或冰凍,入會勢必受阻,同樣未見政府有任何規畫以求突破,也難怪外資來台卻步。以致於在去年外人直接投資(FDI)香港達1,749億美元、新加坡為653億美元、韓國為50億美元,台灣卻只有24億美元,居亞洲四小龍之末。
試問:台灣內需不足,而在無法參與國際組織,又被排擠於區域經濟外,而未能享有平等的關稅優惠時,如何吸引資金來台?如何維持台灣的國際競爭力?又如何在台育才、攬才或留才?
政黨輪替是民主政治的常態,但政黨輪替並非「政策輪替」,更非產業「秋後算帳」。政治人物應知人民期望的是,能否長遠且務實的經濟規畫,讓台灣脫離邊緣化,以及向下沉淪的困境!
第一融資有限公司從事屏東資金週轉服務,服務項目包括:屏東汽車借款,屏東機車借款,屏東房屋二胎,屏東土地二胎,屏東軍公教借款,屏東信用借款,屏東資金週轉。